欢迎来到西安铸锻协会官网

返回首页   |  收藏本站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联系我们

地址: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石化大道西段80号

电话:029-84518054

微信:

邮箱:xazdxh@163.com  

专业资讯

大锻件用钢回火脆性的讨论

作者:admin

发布时间:24-02-05

点击量:182

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,材料的强度降低,塑韧性得到提高。而很多钢种在某些特定温度范围回火时,随着材料强度的下降,韧性也出现显著下降,这种现象称为回火脆性。

1、回火脆性的特征

回火脆性通常可以分为低温回火脆性和高温回火脆性 2 类。

(1) 钢在 250~350 ℃ 回火时出现的韧性下降现象,称为第一类回火脆性,即低温回火脆性。

(2) 钢在450~650 ℃回火时出现的脆性称第二类回火脆性,即高温回火脆性。此外,钢在400~600℃ 长期时效处理后出现的脆化现象称为时效脆化,也属于第二类回火脆性的范畴。在大型锻件的生产过程中,Ni-Cr 型或 Ni-Cr-Mo 型高强度钢,在回火处理或焊后热处理冷却过程中易产生脆化,这种现象长期在回火脆化温度范围内使用可发生脆化。

笔者针对钢的回火脆性特征、产生机理、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。

图1为30Ni-Cr 钢的冲击韧性与回火温度的关系曲线。由图1可知,在 30Ni-Cr 钢回火过程中,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,冲击韧性在 300℃和 550℃出现了极小值。在300℃ 附近出现了第一类回火脆性,产生这类回火脆性后,将其在温度≥300℃ 回火,避开脆化温度区间,恢复其韧性;若再次在 250~400℃ 范围内回火,材料韧性不会下降,可见第一类回火脆性是不可逆的。由图1可知,在500℃ 附近出现了第二类回火脆性;在温度≥650℃回火后,缓慢冷却,在500~650℃ 停留较长时间也会引起脆化,快速冷却则不会出现脆化,如图1所示。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的材料消除脆性后,若再次加热至脆性温度区间,或在脆性区间缓慢冷却停留时间较长,脆性会再次出现,由此可见,第二类回火脆性具有可逆性。

微信图片_20240204083946.jpg

由图2可知,具有回火脆性的07Cr12NiMoVNb钢,冲击断口为晶粒状,属于晶间断裂,断口的颜色较亮。正常状态的07Cr12NiMoVNb钢断口有大量韧窝,属于韧性断裂,而发生回火脆性后材料断口出现大量“冰糖状”花样,断裂方式为沿晶断裂,如图2(b) 所示。

微信图片_20240204084033.jpg

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可知,07Cr12NiMoVNb钢的其它指标并无明显变化,特别是塑性和冲击韧性之间不存在内在联系。出现回火脆性时,冲击功明显降低,而塑性并不降低,使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变差。陈继志、王嘉敏研究了回火脆性对材料力学性能的综合影响。由图3可知,回火温度在400~700℃范围内,材料的屈服强度、抗拉强度和硬度值随着回火温度的上升而缓慢下降,断面收缩率和延伸率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上升;而冲击韧性在 550~600℃的回火温度区间内出现反常变化,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,冲击韧性迅速下降。

微信图片_20240204084132.jpg

2、回火脆性产生的机理

普遍认为回火后的冷却速度是产生回火脆性的因素,而对其本质的讨论目前仍存在以下不同的观点。

(1) 杂质元素偏聚理论认为,钢在回火后冷却或时效处理过程中,P、Sn、Sb 及As等有害元素在奥氏体晶界处偏聚,降低了Fe原子在晶界处的结合力,当材料受冲击或拉伸时,界面能已下降的晶界处较容易首先开裂,如果材料的晶内韧性好,裂纹就容易沿晶扩展,造成沿晶断裂。

(2) 析出理论认为,在500~650℃ 回火时,α 固溶析出碳化物、氧化物及氮化物等在晶界上析出,从而减弱了原奥氏体晶界上的原子结合力,使钢变脆。

(3) 钢在回火缓冷经过引起脆性的温度区域时,因杂质元素在晶界上的富集与偏聚是可逆的,且某些杂质元素形成的化合物,其生成与溶解的过程还可能同时进行,导致回火脆性的重复发生;而快冷则抑制富集与偏聚过程的进行,从而避免第二类回火脆性或消除已发生过的回火脆化。近年来雷廷权等人提出了用α相时效脆化理论解释第二类回火脆性对冷却速度的敏感性问题,该理论认为第二类回火脆性是回火处理时 α 相时效引起的,时效产生细小的 Fe3C 或Fe3N 沉淀,造成位错的强钉扎作用,从而导致韧性下降。时效机制理论可以解释回火、铸造或焊接后缓冷时出现高温回火脆性的原因。

(4) 钢的第二类回火脆性还与奥氏体晶粒度有关,奥氏体晶粒越细,第二类回火脆性越轻。

综上所述,4种理论均有可能是钢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回火脆性的原因。

3、影响回火脆性的因素

3.1 化学成分对回火脆性的影响

大量试验研究表明,产生回火脆性的根本原因是合金钢在回火后冷却或时效过程中,P、Sn、Sb 和As 等有害元素在奥氏体晶界处偏聚,降低了 Fe 原子在晶界处的结合力,造成沿晶断裂,使钢变脆。其中,P 是最能增强回火脆化敏感性的元素,Sn 次之,Sb 和 As 的影响较小。另外,C、O、H、N 等间隙杂质元素也会明显地降低钢的冲击韧性。所以要尽量控制有害元素 P、Sn、Sb 和 As 等的含量,并对间隙杂质元素 C、O、H、N 等严格要求,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钢的回火脆性。

当钢中不含 Ni、Cr、Mn、Si 等合金元素时,其它杂质元素并不会引起回火脆性,如一般的碳钢就不存在回火脆性。由此可以证明,Ni、Cr、Mn 等合金元素是引起回火脆性的元素。其中,脆化能力最高的是 Mn 和 Si,Cr 次之,Ni 再次之。Si本身不会引起脆化,而是在对于P的脆化起了促进作用。在P晶界偏析程度相同的情况下,Si 越高脆化敏感性越强。而Mn的作用和 Si 一样。Cr 元素对钢回火脆化的影响只有Mn和Si的1/2 左右。Ni元素对钢的回火脆性不起太大的作用。但是当 Ni、Cr、Mn、Si 等合金元素复合加入时,将极大地促进了回火脆性的产生,如3.5Ni-Cr-Mo-V 钢脆化倾向比较严重。

在合金钢中还存在另一类元素 (如 Mo、W、V及 Ti 等),它们可以抑制或者减少回火脆性的产生。

这类元素的加入量有一最佳值,超过最佳值时,抑制效果会变差。如Mo 元素的含量为0.5% 时,对回火脆性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,由于P有较强的相互作用,因此 P 不容易在晶界偏析。而当Mo元素的含量>0.7% 时,由于 Mo与C形成Mo2C析出,Cr的碳化物随即减少,固溶Cr量增加,由Cr引起的促进脆化效应就起了作用。

很多元素都会影响回火脆性,人们试图把这些元素的效应综合成一个系数,由钢的化学成分来评价回火脆化的敏感性。1970年,Bruscato建立了一种脆性因子X,用以预算金属的脆性敏感性:

X = (10 P + 5 Sb + 4 Sn + As)×102,

其中,每种元素的浓度用百分数表示。实际应用时应控制在 X ≤15×10-4。

Watanabe 等人从板材及锻件试验中研究了一种相似的脆性敏感因子 J

J = (Si + Mn) (P + Sn)×104,

其中,每种元素的浓度用百分数表示。实际应用时应控制J≤100。随着J和 X值的升高,钢的脆化倾向发生变化。

3.2 热处理条件对回火脆性的影响

不论锻件或板材,在锻后均要通过热处理来获得所需要的力学性能,而热处理规范对材料的回火脆性有明显影响。热处理时奥氏体化温度越高,奥氏体晶粒越粗大,钢材的回火脆化敏感性越大。回火热处理与材料回火脆性的关系引用了回火参数概念。回火参数为一定回火热处理温度与保温时间的函数值,用[P] 表示:

[P] = T (20 + logt)×10-3,式中:T 为回火温度,K;t 为回火保温时间,h。

不同钢种的回火参数范围不同,它在一定的回火参数范围内具有最低的回火脆性。回火后冷却速度对第二类回火脆性影响很大,第二类回火脆性通常在 550℃左右回火保温缓冷时出现。因此,若快速冷却,脆化现象将会消失或受到抑制。当钢材化学成分相同时,除了原始奥氏体晶粒的影响,淬火组织也对回火脆性敏感性有重要影响,其脆性敏感性按马氏体- 贝氏体 - 珠光体的顺序递减。

4、减小回火脆性的方法

多年来,国际上一直在探讨研究减小回火脆性的方法。20世纪70年代,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减少了3.5Ni-Cr-Mo-V 钢中的Ni含量,既可减少脆化倾向,又能避免因淬透性的降低而影响钢的综合力学性能。近年来,在生产实践中,为了防止第二类回火脆性,主要采用如下方法:

(1) 提高冶金质量  在冶炼过程中,尽量减少钢中P、Sn、Sb 和 As 等杂质元素的含量,生产出高纯度的钢材。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杂质元素在晶界的偏聚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,为了提高火电机组的热效率,提高了汽轮机低压转子工作温度,为此开发了超高纯净的 3.5Ni-Cr-Mo-V钢,3.5Ni-Cr-Mo-V 钢中Si、Mn及杂质元素的含量均很低。

(2) 合金元素的控制 加入Mo、W、Nb 等合金元素,以延缓杂质元素的偏聚过程。一般高温回火的大型锻件,均采用含有Mo、W的合金钢;如日本的川崎钢铁公司 3Cr-1Mo-W 钢和日本钢铁公司的2.25Cr-1Mo-Nb钢等;钢中加入强碳化物元素如Ti,形成稳定的TiC,避免碳原子在回火时重新分配,防止晶界上出现大量碳化物偏聚,从而减轻或消除回火脆性,要尽量降低 Ni、Cr、Mn、Si 等促进回火脆性的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含量。

(3) 热处理的方法 通过热处理可使杂质元素均匀地分布在晶粒内。如实行二次淬火工艺,一次加热到Ac1~Ac3之间进行不完全淬火,可以得到少量细条

状的过剩铁素体,这些铁素体在加热时往往是利用晶内的杂质作为基点而析出,这就使杂质元素集中于铁素体内,避免它们在晶界上偏聚,以减轻或消除回火脆性;提高回火后冷却速度,减少杂质元素在晶界上偏聚的程度;采用高温形变热处理,使晶粒超细化,晶界面积增大,降低杂质元素偏聚的浓度。

5、结束语

(1) 回火脆性主要由于P、Sn、Sb 和 As等有害元素特别是P在奥氏体晶界处偏聚,降低Fe 子在晶界处的结合力,使晶界强度降低所导致。回火脆性发生后材料断裂方式为沿晶断裂。

(2) 抑制回火脆性的根本方法就是降低杂质元素在晶界的偏聚,降低钢中杂质含量,提高冶炼质量则是减少回火脆性的根本方法。合理控制合金元素含量,适当增加Mo、Ti等抑制回火脆性的元素含量,降低Mn、Si、Ni等促进回火脆性的元素含量,增加回火冷却速度,都可以降低杂质元素在晶界的偏聚,有效降低材料的回火脆性。由此可见,钢的纯净度和合金元素的合理搭配是减少回火脆性的有效方法。


来源:《热加工论坛》,如涉及侵权,请联系删除!!!